联系我们
“救命担架”进不了高层电梯 120急救遇难题
作者: 2014-03-05 17:23:20 浏览:60
信息来源:    南报网
[打印]

抬着病人下21层楼,“折腾”半个多小时

据悉2月6日,家住雨花台区阅城国际的钱先生因腰椎间盘严重突出,不能走路也不能坐,拨打了120急救中心电话。可是钱先生没有想到,躺在担架上的他却怎么也进不了电梯,后来急救人员将一个硬板绑在担架后面对钱先生进行固定,再将担架斜立在电梯轿厢内,电梯才关上了门,前后花了10多分钟。

南京120急救中心主治医生严智勇当天在救护钱先生的现场,“其实,为了适应高楼层救护,在救护担架设计方面已经动了很多脑筋,除了硬担架,还有软担架和轮椅式担架,这类担架进电梯毫无障碍,但对钱先生这样的病人,以及昏迷、休克等类型的病人进行急救运送,硬担架是最适合的。”

让严智勇记忆犹新的是,去年上半年,为将一个家住21楼的病人送到救护车上,因担架进不了电梯,随行人员及家属硬是扛着担架一层一层往下走,折腾了半个多小时,四名担架员到楼下时几乎累瘫了,“其实我们累一点没关系,最怕的是延误病人的救治时间。”严智勇说。

“几年来,跑了那么多高层住宅,还真没见到那种刚好能把担架抬进去的电梯。”市急救中心一名担架工说。

30%抢救对象在高层,普遍缺乏生命“升降机”

据悉,目前我市120急救车每天要出诊20余次,其中30%的抢救对象是居住在高层的病人。“对他们而言,无论是由专业人员来接走,还是由病人家属运送,电梯是他们的生命‘升降机’。”一位业内人士表示。

然而,记者在探访中发现,目前我市建成的多个高层住宅中均没有“担架电梯”的设计,电梯长度普遍在1.3米到1.6米不等,而120担架的长度在2.1米左右。

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,早在1999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的《住宅设计规范》中就有要求: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,每栋楼不能少于两台电梯,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,但这一规定几乎无人执行,重要的原因是其中的“宜配置”而非“应配置”。“一般电梯的大小决定了它的价格,开发商在安装电梯时也要考虑到成本。此外,开发商也担心,如果安装一台大电梯,每户的公摊面积就会增加,担心购房者有意见。”我市一品牌电梯销售负责人表示。

而在购房中,住宅是否配备生命的“升降机”也没多少人关注,“我只注重房子的价格、地段、小区配套设施,其他的基本不关注了。”刚刚买过房的刘先生表示。

专家建议:强化新规执行力度,老小区加装电梯应充分考虑

“急救就是跟死神赛跑。以心跳骤停病人为例,心跳停止1分钟之内及时进行心脏按压,有90%的病人可以复苏;超过4分钟,情况急转直下;超过6分钟,复苏的希望就很小,活过来只怕会变成植物人;超过10分钟,几乎没有生存的机会。”石门坎社区卫生中心主任董玉中表示,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,人们对急救的需求日益增多,每栋高层住宅必须配置可容纳担架的“救命电梯”。

董玉中的这一想法已经在新的《住宅设计规范》中得以明确。2012年8月,住建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并实施了新的《住宅设计规范》,要求12层及以上的住宅,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部,其中必须有一部电梯能够容纳担架进入。

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由于“规范”没有明确电梯的具体尺寸,业内还存在不小争议,不少地区“担架电梯”的设计只是要求电梯的对角线长度满足担架长度。而我市的规定是,电梯的净长不得小于2.1米,“这样可以保证担架电梯的自由进出。”这位负责人透露,2012年8月1日后送审的施工结构图基本都按照这样的规范审查,他们也会加大审查力度。“但一些成片建设的住宅,如保障房,此前已经跟拆迁户协议好相关的户型面积,无法进行更改,也就没法按照这一新规去执行。”

市中医院党委书记虞鹤鸣表示,尽管现在对新建小区的电梯有了规范,但是老旧小区的数量依旧庞大,“能否把对担架的支持加入到对老旧小区电梯的改造标准中去。”他建议。

市物业办相关负责人透露,我市目前正在进行老旧小区电梯改造工程,由于电梯井尺寸已经固定,没法新设计加入“担架电梯”,但在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过程中,他们将建议居民充分考虑“担架”因素,一次性投入换来长久的“踏实”。

注:本站招标、拟在建信息为企业单位免费自行发布,投标前请严格审查,谨慎交易!
声明:本网站所登载之内容,如有侵犯他人声誉、版权或著作权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,请来电或来函告之,我们将予以更正。
  • 上周热点